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項目建設背景
農業綜合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農業的重大決策,是國家支持和保護農業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直接、有效、快捷的一項措施。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帶動力量,要通過貼息補助、投資參股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并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同期《農產品加工業“十一五”規劃》也將農產品深加工及其轉化列入規劃當中,作為重點進行支持。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產、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農產品安全性是“十一五”時期農產品加工發展的重點,固得威薯業自成立以來,不斷引進優質紅薯品種,提高紅薯產量,采用優良性能的機械設備,開展紅薯深加工,帶動了農民種植紅薯的積極性,使當地的農民從紅薯種植與加工中收益,年增加1000多萬元,由于固得威薯業淀粉及淀粉質量優良,產品供不應于,另外出于發展優質無公害的農業的需要,目前的加工設備和加工能力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因此必需進行擴建,改造新上設備,促進紅薯加工業的發展。
項目區位于方城縣二郎廟鄉,年種植紅薯4萬余畝,年產紅薯6萬余噸,加工毛淀粉一萬余噸,全鄉加工各級別紅薯粉品3000多噸,固得威薯業公司總部占地23000余平方米,公司現有淀粉生產線一條,淀粉制品生產線兩條,季節性加工淀粉600余噸及淀粉制品600余噸,極大地解決了產區紅薯及淀粉的銷路。另有固得威薯業設備廠,生產薯類深加工設備,公司年產值 多萬元,公司現有常年性員工98人,季節性臨時用工可達300人以上。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紅薯耐旱耐瘠,高產穩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其產量經濟系數較一般谷物高,近年來隨著紅薯加工和綜合利用的開展,種植紅薯的效益已超過了許多糧食作物。
鮮薯淀粉在加工粉絲、粉條和粉皮中,明顯優于用薯干做成的淀粉,鮮薯淀粉的制品備受人們的歡迎。
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的鮮紅薯淀粉加工主要是自加工自用,方法也多是傳統的手工方法,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比例很少,20世紀80年代以來,鮮薯加工量才逐年提高,發展較快的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幾年時間,機械逐漸代替了手工,加工水平也不斷提高,產品大部分作為商品進入市場。總體而言我國的紅薯加工仍是相當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原料資料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紅薯作為原料其轉化途徑有:(1)、鮮食或作飼料,(2)、作為原料廉價出售給當地或外地的淀粉加工廠,(3)、加工出來的淀粉受手工生產及工藝技術落后的局限而無法形成規模生產,原料利用率低,經濟效益差,遠遠沒有發揮紅薯淀粉應有的潛力。
2、質量意識差,產品低層次相對過剩。
由于我縣紅薯淀粉加工機械化程度低,多由農戶分散加工,紅薯清洗不干凈,磣雜含量大,且薯塊的粉碎和漿渣分離間隔進行,放置時間較長,淀粉因氧化而發生褐變,致使淀粉色澤差,加工出的粉制品呈現黑褐色,商品性差,價格低,加之部分商販在淀粉中加入滑石粉或其它種類的淀粉,破壞了紅薯粉品原有的優佳品質,使紅薯淀粉制品低層次相對過剩,而高質量的精制粉品卻市場需求旺盛,貨源緊缺。
大部分紅薯淀粉制品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在淀粉制品制作中,許多地方為了改變普通紅薯粉品的色澤,提高筋度,在淀粉中添加漂白劑和耐煮劑,既破壞了紅薯淀粉的優佳品質,又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難以通過加入WTO后各國的貿易壁壘。
3、現有的紅薯加工設備難以滿足普遍的需求
我縣雖然是紅薯淀粉和粉條的生產的主產區,但整體加工水平較為落后,設備性能差,多為粉碎和分離間隔進行,不能連續作業,使淀粉因氧化而褐變,影響淀粉有粉制品質量。
因此,改造和擴建淀粉及淀粉生產線,提高加工量,提高產品質量,可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可以帶動整個二郎廟鄉仍至全縣紅薯加工業的升級,促進紅薯這個支柱產業的發展。因此這個項目是完全必要的,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