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種植對自然條件的要求
2018-03-21
紅薯,學名:番薯。在我國別名很多,又名山芋、紅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紅苕、甜薯、金薯、白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等。傳入我國有400多年的歷史,產量高、用途廣、適應性強、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
在紅薯的種植生長過程中,有三大自然條件不可忽視。
一、溫度
紅薯原產在熱帶,性喜高溫,對低溫反應敏感,忌霜凍。生長期至少要求120天無霜凍期,生長期內的氣溫不低于21℃攝氏度,否則紅薯栽培就難以獲得較高的產量。
無論是氣溫或土溫,對甘薯生長都有重大影響,適宜的生長期愈長對甘薯生長愈有利。在15-30℃間,溫度愈高生長愈快,又以25℃為適溫度;超過35℃生長減慢;低于15℃生長停滯;10℃以下,則會導致植株受凍害而死亡。甘薯對天氣溫度的要求具體如下:
1.在育苗初期,溫度要達到20-30℃,以助薯塊發芽。
2.薯塊生根發芽后,將溫度降到22-24℃,則莖葉生長強壯,塊根也不會因高溫而腐爛。
3.栽插時,溫度以20℃左右為宜。
4.栽插后,藤蔓生長期內溫度在20-38℃之間較為合適。
溫度高,光合作用制造養分就多,低溫則有利于根部養分的積累。日夜溫差大,有利于塊根養分的積累。
地溫與紅薯發根關系:一般地溫在12℃以上才可以扦插。如果地溫在10℃以下,經扦插后3—4天,薯葉就會變黃枯死。紅薯在生長期內較適宜的地溫在15-35℃,38℃以上生長很慢,15℃以下停止生長,24℃結薯多。22-23℃塊根發育良好。
二.水分
1.水分的作用----水分是紅薯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含水量少的部分約為55%,含水量多的部分可達90%以上。紅薯體內所有生理活動都是在水的存在下進行的。在光合作用下,水分和二氧化碳一樣是合成碳水化合物的的基本原料。生長著的紅薯不斷由土中吸收水分,其中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再散發到空氣中,這種吸收與散發的水分代謝過程,使植物得以保持穩定的體溫。
2.紅薯需水量和不同生育時期需水規律----一般認為,紅薯是一種極能耐旱的作物,所以對水分的需求如不注意,便會造成減產。
(1)育苗時期,薯塊放入苗床時,保持土壤有少量水分,稍有濕氣即可。水分過多會導致發芽緩慢且有促使種薯腐爛的危險。生根發芽后,適當增加水分,助于蔓苗生長。
(2)扦插后,逢夏季氣溫增加,莖葉生長迅速,需要較多的水分,一般土壤含水量以60%-70%為宜,如遇天旱,土壤含水量在45%以下時,必須引水澆灌。
(3)中后期,要求稍干,喜有驟雨。成熟前忌下雨,多雨使塊根開裂,容易腐爛。但過于干燥,則薯形不正,皮厚而粗,淀粉含量低。因此,紅薯塊根多分布在畦中的空氣水分適量層。
三.土壤
紅薯宜種于含有機質多、表土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里,還需底土結實,以利于結薯。紅薯能耐瘠薄,能抗酸性與堿性;新墾土地,海邊堿土都能優良生長。富有鈣、鉀和有機質的土壤更好,有機質能使土壤疏松,不使土壤開裂,有利于紅薯生長。
表土深厚的沙質土壤,能保持一定的溫度,心土能保持一定的濕度,便于紅薯吸收,且養分不易流失,是紅薯理想的土壤。
固德威薯業機械----薯類淀粉加工領域專業品牌
固德威小編----18567158537(微信同號)